回首页

千门八将三十六局——挑官当公局

挑官当公就是找个大官当靠山或者是背景。我的理解则是从一众当官的里面挑出几个最强的。在周朝的官制里,除了君王,最大的官就是三公。挑官当公就是从文武百官之中,挑出三个最大的,或者是挑出一个最强的。这是字面意思。

其实,这不算什么光彩的事,但是,它香啊..

来,我们首先出场,毫无疑问,乃是三国第一猛将,素有“马中赤兔,人中吕布”的,奉先兄啦。

          吕布字奉先,五原郡九原人也。以骁武给并州。刺史丁原为骑都尉,屯河内,以布为主簿,大见亲待。灵帝崩,原将兵诣洛阳。与何进谋诛诸黄门,拜执金吾。进败,董卓入京都,将为乱,欲杀原,并其兵众。卓以布见信于原,诱布令杀原。布斩原首诣卓,卓以布为骑都尉,甚爱信之,誓为父子布自杀卓后,畏恶凉州人,欲诣袁术

在公元192年,吕布投奔了袁绍,成为了袁绍的将军。此时,吕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,他需要一个强大的主公来支撑他。但很快,吕布就与袁绍翻了脸,开始了自己的“单干”之路。

在其后的一生中,又先后投奔了曹操和刘备两位主公,但最终还是失败了。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,但却常常因为私心杂念而不顾大局。

不可否认,吕布善认义父,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的行为,特别是经过小说渲染后,“三姓家奴”的形象深入人心。但也借此,最终成为三国时期一股小势力,占据徐州有了与诸雄博弈的资本。虽然最终失败,留下了骂名,但也留下了英名。

在历史上,吕布的失败也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。他在一些重要的军事决策上显得犹豫不决,甚至违背自己的本心,为自己的私利考虑,这导致了他在战场上频频失败。此外,他的个性也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和不信任,加上他投奔的主公也常常不是最稳定的政治力量,这些因素都让他难以在乱世中获得胜利。

挑官为公局的作曲逻辑其实超级简单,两个字就可以概括认爹,认爹又分两种,一种是单向的,比如刘备说自己是汉皇后裔,洪秀全说自己是上帝的。第二个儿子,这属于单向的,我认你当爹,不关你的事。第二种是双向的,比如吕布认董卓当义父,高起强认太叔当干爹,这种双向奔赴要给改口费的,其实更适合我们这代人。

我知道我这么说,很多高傲的年轻朋友要坐不住,我们这代人做事凭能力,成功靠自己,卑躬屈膝,认贼作父的事情干不出来,你不要给我们灌输这些旧江湖的智慧,我们不需要。但是各位想过没有,这个社会的核心资源目前依旧掌握在6070后这帮人手里。

但还是最初的那句话,这个局,任何人。一生只能用一次,大家设想一下,如果小岳岳出走德云社会怎么样?高启强如果后面去认赵丽春当义服又会怎么样?如果乔丹巅峰期离开公牛,会不会还是篮球之神?如果关羽当年投上了曹操,会不会还是今天义薄云天的关二爷?

成功的路上,拜个码头认个爹,没什么好丢人的,但前提是你忠诚,这就是跳官为公局,你 悟了没

评论
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